问题 | 追讨拖欠工资的有效方法 |
释义 | 如何仲裁公司拖欠工资及劳动仲裁流程:员工可先协商解决,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提交相关证据。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和证人信息。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及证据、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如何仲裁公司拖欠工资 员工被拖欠工资的,首先可以和公司进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劳动仲裁流程 1、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证据材料一般有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可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微信工作群的截图、以前发放工资的证明等)、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证据。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结语 通过与公司进行协商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人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证据和证人信息。如果书写申请有困难,口头申请也可被接受并记录在笔录中。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失败,仲裁庭会及时做出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八条 【施行时间】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