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对于怀孕员工的规定
释义
    新劳动法对孕妇的保护及产假待遇规定。禁止孕妇从事体力劳动和夜班工作,享有90天产假。法律依据包括《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产假待遇包括98天产假和生育津贴,根据生育保险支付。医疗费用也由生育保险或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分析
    一、新劳动法对孕妇有哪些保护
    1、劳动法对孕妇有下列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孕妇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孕妇享有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以及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等。
    2、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二、产期内各项劳动保护的主要规定都有哪些
    1、产假待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话75天)。
    2、工资待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结语
    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对孕妇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从事过重体力劳动、享有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以及禁止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等。此外,法律还明确规定了产期内各项劳动保护的主要规定,如产假待遇和工资待遇。根据生育保险规定,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的支付由生育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这些保护措施旨在保障孕妇的权益和健康,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