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许可期限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行政许可的主旨是规定了行政机关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的审理期限,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期限的规定。根据法律法规,行政机关应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如果无法在期限内办结,可以经负责人批准延长期限并告知申请人。同时,延长期限应合理、内部报批、短于一般期限。此外,特定情况下需要听证、招标等程序的行政许可不计入期限内。文章提及了行政许可的期限和延长机制。 法律分析 行政许可的期限是什么 1、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2、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3、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 4、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节规定的期限内。 期限的延长 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延长行政许可期限的两种情形: (一)、法律、法规可以规定更长的审查期限。对情况复杂的行政许可,在20日内不能办结的,法律、法规还可以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是否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另行规定,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规定长于20日的审查期限。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批准延长期限。对因出现合理的客观原因致使行政机关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行政许可事项,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相应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延长行政许可的审查期限,应当符合几点要求: 1、其延长的理由必须是正当的,并且,行政机关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2、要履行严格的内部报批手续。 3、是延长期限应当短于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一般期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不断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行政许可来说是可以进行申请的,但是申请是需要由相应的机关进行审理,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就需要依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发证,但行政许可是有着相应的有效期的。 结语 行政许可的期限是根据法律规定而定的。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如果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可以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10日,并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的理由。对于复杂情况,法律、法规还可以规定更长的审查期限。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后,应当在10日内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需要注意的是,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所需时间不计入期限内。因此,在申请行政许可时,需了解并遵守相关期限规定,以确保申请的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修正):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一节 申 请 与 受 理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修正):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三节 期 限 第四十五条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节规定的期限内。行政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修正):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六节 特 别 规 定 第五十六条 实施本法第十二条第五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予以登记。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