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时效怎么计算的
释义
    医疗纠纷发生后,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1年内提出医疗事故的鉴定;病员死亡时,家属应在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的鉴定,尸检申请应在48小时内提出;对首次鉴定结果不满意的,可在15天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鉴定。
    法律分析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是指从申请鉴定到完成鉴定所需的时间。影响时效性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鉴定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资源配备情况,包括专业人员数量、技术设备等。其次,鉴定申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或存在错误,可能会导致鉴定时效延长。此外,法律程序和规定也会对鉴定的时效性产生影响,例如是否需要进行庭审等。最后,案件的复杂性和争议程度也会影响鉴定的时效性,一些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调查和分析。综上所述,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评估鉴定的时效性。
    结语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病员及其家属在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后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于病员死亡的情况,家属应在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申请。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还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鉴定机构的工作效率、申请材料的准确性、法律程序和案件的复杂性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评估鉴定的时效性。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三十一条 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