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劣农药销售罪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
释义 | 销售伪劣农药的刑事责任及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销售伪劣农药造成不同程度的生产损失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财产没收等。犯罪主体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其行为需要具备故意和非法牟利目的。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销售伪劣产品的客观表现是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法律分析 一、销售伪劣农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1、销售伪劣农药,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1、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3、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工商行政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结语 销售伪劣农药和伪劣产品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农业生产和消费者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根据销售伪劣农药罪的不同情形,可处以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并可能没收违法所得。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故意行为、侵犯客体和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等。保护农业生产和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七章 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 第五十六条 进口种子和出口种子必须实施检疫,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境内和传出境外,具体检疫工作按照有关植物进出境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