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拒绝支付工资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有两种途径:1、劳动监察投诉;2、劳动局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正常上班一周离职也是有工资的。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拓展延伸 辞职后是否有权利获得未支付的工资?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辞职后仍然有权利获得未支付的工资。无论是主动辞职还是被迫离职,员工都应当获得其应得的工资报酬。辞职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尚未支付的工资的要求权益。如果雇主未支付工资,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或者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在劳动关系解除后,雇主应当及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并提供相应的工资清单作为证据。如果雇主拒绝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合理维权,争取应得。根据劳动法规定,离职后仍可要求未支付工资。无论辞职还是被迫离职,员工都有权获得应得报酬。如雇主拒付工资,可通过法律途径申诉或诉讼解决争议。解除劳动关系后,雇主应及时支付工资并提供清单作证。如雇主拒付,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捍卫合法权益。劳动者的权益应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