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权利的认定:如何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
释义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应确认,只要双方达成合法有效的协议并得到认可,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其他股东认可,或者有合法有效的协议,即使不参与经营也应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怎样确认 1、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 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双方在遵循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自愿订立协议(包括口头协议)约定由隐名股东实际出资,实际享有公司的投资权益,以名义股东的名义代为持股。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实际是一种合同关系,只要在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就是有效的。 虽然这个协议对于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是有效的。它不仅可以约束名义股东的行为,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 2、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且得到公司其他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及认可。 在实践中,有的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名义股东负责,有的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如参加股东会议,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的重大决策等,并且这种行使股东权利的行为已经得到公司其他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及认可。 综上,只要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对实际出资、实际享有权益作出明确约定,该约定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且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公司的经营,行使股东的权利,同时得到公司其他半数股东的认可,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就应该予以确认;或者隐名股东虽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具有合法有效的协议,其股东权益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拓展延伸 揭示股东身份:揭开隐名股东的面纱 揭示股东身份是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对于隐名股东。隐名股东的身份隐藏在公司背后,他们可能拥有股东权利,但却不愿公开身份。为了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查和程序。首先,可以通过审查公司文件和注册信息来寻找线索。其次,可以与其他股东、高管和相关方面进行交流和调查。此外,还可以利用法律手段,如法庭命令或调查令,以揭示隐名股东的真实身份。一旦揭开隐名股东的面纱,就可以确定他们的股东权利,并确保他们遵守公司治理和股东权益的相关规定。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维护公司的透明度和股东权益的公平性。 结语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益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2、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实际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公司其他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和认可。只要符合这些条件,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应予以确认,其权益也应受到法律保护。揭示隐名股东身份需要进行调查和程序,以确保公司的透明度和股东权益的公平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 织 机 构 第四十二条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二节 股 份 转 让 第一百三十八条 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