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打假人要求10倍赔偿怎么处理
释义
    也就是说,对于购买食品、药品的情形,最高院是支持态度的,而对于食品、药品以外的消费品,法院不予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要求。虽然职业打假人的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具有牟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但相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对社会的危害而言,职业打假行为对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有其存在的价值。
    法律分析:
    考虑食药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及现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认为目前可以考虑在除购买食品、药品之外的情形,逐步限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也就是说,对于购买食品、药品的情形,最高院是支持态度的,而对于食品、药品以外的消费品,法院不予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要求。虽然职业打假人的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具有牟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但相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对社会的危害而言,职业打假行为对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有其存在的价值。
    购假之后,50%以上的“职业打假人”都会与商家“私了解决。剩下的会去工商举报,或到法院起诉。在北京,每年的诉讼就有三十多起,但有很多都不是用“职业打假人”自己的名字起诉的。客观上说,也只有赔钱才能触动商家的利益,促使他们把问题改正。而那些屡教不改的企业更是他所打击的目标。
    “职业打假”也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谢先生说,他一年的打假收益扣除成本至少也在五六万元。而据记者了解,有些甚至更高,可以用“可观”来形容。
    商家:“他们是在借机敲诈”
    对于商家来说,这些“职业打假人”令他们感到头疼。北京某著名购物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购买问题商品后,一般都先给商场打电话要求“私了”。“其实就是为了要钱。”
    要求“私了”时,这些人往往会开出高于商品价格几倍的索赔额,有时还会抛出“让媒体曝光”、“诉诸法律影响不好”等带有威胁性的语言。而出于商业声誉考虑,如果商品真的存在瑕疵,商场也不愿意闹到法院,通常都会选择“私了”。“他们就是在借机敲诈,而且是以此为营生。”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