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摩托车碰撞小车,责任认定及赔偿问题
释义
    摩托车和小车相撞责任:一方过错全责,多方过错根据严重程度分担责任,无过错则无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5天可放车。责任认定依据原则:行为责任原则,直接原因原则,路权原则。
    法律分析
    一、摩托车和小车相撞双方责任
    摩托车和小车相撞双方责任如下: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条规定,对交通事故作出事故认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的赔偿标准也可参照交通事故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来多久可以放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来后5天内可以放车。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领取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三、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依据原则
    1.行为责任原则
    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是确定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术认定,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实事求是地表述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须考虑法律责任问题。
    2.直接原因原则
    行为人的行为是实实在在地足以引起交通事故及损害后果发生的因素,它就构成事实上原因,即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作为技术认定,应载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只是证据之一,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定直接行为人的责任,而不须考虑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人的事故责任。
    3.路权原则。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摩托车和小车相撞的责任应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如果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该方需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是多方的过错导致事故,责任将根据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如果各方均无过错导致事故,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无责任。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一旦责任认定出来,车辆可以在5天内放行。在责任认定时,应根据行为责任原则和直接原因原则来确定责任,而不考虑法律责任问题。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也应被遵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章 赔 偿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参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有关临床诊疗指南,抢救、治疗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章 赔 偿 第三十三条 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或者垫付抢救费用,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需要向有关部门、医疗机构核实有关情况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