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校生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不是有效
释义
    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可能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况包括:通过欺诈、胁迫或利用对方处于弱势地位,使其在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或修改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或剥夺劳动者权利等。
    法律分析
    1、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便是有效的。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等等。
    拓展延伸
    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评估?
    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评估涉及多个因素。首先,需要考虑在校生的法律地位,以确定他们是否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其次,需要审查合同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等方面的条款。同时,合同的签订是否经过双方自愿、平等和真实的意思表示。此外,还需考虑合同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例如未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最后,需要考虑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雇主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综上所述,评估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等因素。
    结语
    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评估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法定资格、合规性、双方真实意愿等。合同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否保障劳动者权益也需考虑。最终评估结果取决于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及执行情况等综合因素。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