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案件中录音证据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关于证据的相关内容。其中,录音资料作为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如未被剪接、剪辑或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在合同纠纷诉讼中,当事人应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身份证件、合同原件及补充协议、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付款原始凭证及收款凭证等。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而录音资料属于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在取得证据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同时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应该是真实的。录音证据的真实性表现在它未被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改动,具有原始性和连贯性。 一、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 录音有法律效力,但要符合以下条件: 1、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2、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在其工作处所或者住所以窃听方式取得的录音资料,就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3、对方未提出反驳或反驳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录音证据作为判案依据时,还要对录音证据是否有疑点进行审查。如果对方当事人对录音资料表示质疑,并提出足够的证据加以反驳,那么该录音证据便失去证明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反驳,法院就应当确认该录音证据的证明力。 二、合同纠纷诉讼要有哪些证据 合同纠纷诉讼应提供的证据有: 1、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件; 2、双方签订的合同原件,有补充协议的要同时提供; 3、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比如验收货物等有关原始凭证及收货条等; 4、付款等原始凭证及收款凭证等相关的证据材料; 5、证明一方违约的证据材料。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结语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而录音资料属于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为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当事人提供的录音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且未被剪辑或伪造。在合同纠纷诉讼中,当事人应提供身份证件、合同原件及履行情况的相关证据,以及证明违约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