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确权后土地确权证还有效吗
释义
    土地确权后土地证有效,但若改变土地位置、面积或界限,土地证无效;新发土地证有效。确权确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4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单位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可在30日内向法院起诉。在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法律分析
    土地确权后就土地证一般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确权之后改变了土地的位置或者面积、界限等内容的,就土地证就无效了,确权后新发的土地证此时是有效的。确权是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的确认、确定。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拓展延伸
    土地确权后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保障与限制
    土地确权后,土地使用权获得了法律保障,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土地确权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对土地权属进行登记和确认,确保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土地确权证是土地使用者合法地位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土地使用权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如土地用途的限制、土地使用期限的限制等。同时,土地使用权的行使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土地确权后,土地使用权既有法律保障,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限制,需要土地使用者依法合规使用土地,以确保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结语
    土地确权是保障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土地证在确权后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若土地确权后发生土地位置、面积、界限等变更,原土地证即失效。此时,新发的土地证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由相应政府处理,不服处理决定可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确权为土地使用权提供法律保障,但也受到法律限制,使用者需依法合规使用土地,确保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因土地灭失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由市、县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出让的每幅地块、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直辖市的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使前款规定的权限,由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第二十八条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