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位是否可被控以抗税罪?
释义
    该条法规说明使用暴力手段拒绝缴纳税款可能构成抗税罪,而抗税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与偷税罪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本条法规没有排除单位成为抗税罪的主体。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无论是个体还是单位。如果单位犯本罪,那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将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法律分析
    如果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使用暴力手段拒绝缴纳税款,就可能构成抗税罪。通常情况下,抗税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但也有可能是单位。抗税罪和偷税罪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本条法规没有排除单位成为抗税罪的主体。根据刑法规定,本罪的主体包括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无论是个体还是单位。本条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从本条法规的立法精神和抗税罪与偷税罪的关联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如果单位犯本罪,那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将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一、如何构成偷税罪的主体
    偷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国有、集体、私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而且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二、偷税如何认定和处理
    偷税罪在《刑法修正案(七)》中被更改为逃税罪。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其构成要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
    二、逃税罪的认定的情形
    行为人偷税数额要达到一定比例和数额或者具备法定情节,才构成犯罪。
    因此,构成逃税罪的情形有两种:
    1、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2、是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
    结语
    抗税罪和偷税罪之间存在联系,但主体不同。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偷税罪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抗税罪和偷税罪在主观方面也有区别,抗税罪主观要求故意,而偷税罪主观要求过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1: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