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双胞胎产假多少天? |
释义 | 双胞胎产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享受98天,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流产的产假根据怀孕时间而定。国家规定法定产假不少于98天。女职工享受产假期间应得工资待遇。企业和事业单位支付产假工资的方式不同。女性职员需提前提出休假请求,并办理销假手续。 法律分析 一、双胞胎产假多少天? 双胞胎产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同时,晚育的女职工符合相关规定,也可以享受晚育假。而对于晚育假的天数,各省各地方规定不一。具体要看当地计划生育条例。各省份的“单独二胎”政策已陆续实施,那么女职工生二胎可以休产假吗?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删除了“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的条文,意味着.生二胎有产假吗?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要求: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二、国家规定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根据我国法律应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 我国《劳动法》规定: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凡是符合以上这些关于产假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女职工,应享受自己的工资待遇。同时,任何单位也不得以产假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产假期间享受工资待遇,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企业女职工,如果单位给上了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没有给女职工上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支付工资。这里说的是基本工资。其他附加工资因各企业经营状况不同,规定不同,是否计发由企业定。 女性职员在上班之后,会遇到怀孕休产假的问题,对于此我国法律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产假不得少于三个月的时间,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可以延长十五天。休假的请求需要提前提出,并且在假期结束之后,需要办理销假手续。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胞胎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增加15天,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流产情况下,未满4个月享受15天产假,满4个月享受42天产假。晚育假根据地方规定不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二胎也享受98天产假。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产假为不少于98天。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应享受工资待遇,具体支付方式根据单位的规定。女性职员在休产假前需要提前提出申请,并在假期结束后办理销假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二条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八条 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担家庭义务,共同照顾家庭生活。 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补偿办法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