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房屋前需不需要进行安置? |
释义 | 房屋拆迁需先安置,违章建筑或超期临时建筑一般不予补偿。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拆迁前需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包括方式、金额、搬迁费等。市县政府应先补偿后搬迁,不得采取暴力手段强迫搬迁。违章建筑通常不予补偿,包括占用公共用地、违规施工、擅自改建等。但某些情况下可获得补偿,如在规划法实施前搭建、无故意违规、主管部门过错等。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断。 法律分析 一、房屋拆迁前是否要先安置 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的,要先补偿后拆迁,所以被拆迁人选择产权置换补偿的,要先进行安置后拆迁。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二十七条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二、违章建筑被拆迁有补偿吗 首先,根据当前的法律,被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被征收拆迁时,不予补偿。 其次,以下几种情况即所谓的违章建筑: 1、占用已规划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或公共绿化用地的建筑; 2、不按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的建筑; 3、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 4、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非法转让兴建的建筑,特区内城市化的居民委员会或股份合作公司的非农业用地非法转让兴建的建筑; 5、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业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违反城市规划或超过市政府规定标准的建筑; 6、擅自改变工业厂房、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建筑; 7、逾期未拆除的临时建筑; 8、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建筑。 所以,若是符合以上情况的违章建筑,那么即可能无法拿到补偿。 不过,因为实际中的情况不一,由以下情形造成的违章建筑也可以获取补偿: 1、《城乡规划法》实施前搭建的建筑; 2、无故意抢种抢修获取补偿的建房,比如一些不懂法,不知道当前政策的人搭建的建筑; 3、因为房屋主管部门过错搭建的违章建筑,比如因审批问题建成的违章建筑。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房屋拆迁前是否要先安置是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被拆迁人选择产权置换补偿的,要先进行安置后拆迁。而对于违章建筑的拆迁是否有补偿,根据当前法律,被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在被征收拆迁时一般不予补偿。然而,根据具体情况,一些特殊情形下的违章建筑可能可以获得补偿。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章补偿第十八条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一章总则第六条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监督。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工作的指导。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五条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