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的效力认定 |
释义 | 1、原则上说,只要当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经过平等协商自愿达成赔偿协议,并且该协议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的,该赔偿协议应该就是有效的。 2、协议具有高度意思自治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双方平等协商并签字认可的协议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没有经过公证,如遇对方反悔,就只能针对这次事故的赔偿问题起诉。当然,如果协议书中规定了严格的违约赔偿责任,直接起诉对方违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交通事故认定书中有关于双方责任大小的划分,在赔偿损失方面具有依据的作用。最好能够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下来后进行协商,免得受害方的权益不能得到完全的保护。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拘束力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种证据。 4、订立协议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双方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能够明确彼此权利与义务、具有约束力的凭证性文书,协议书对当事人双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约性,它能监督双方信守诺言、约束轻率反悔行为,它的作用,与合同基本相同。 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书,提常是在交通管理部门拿出责任认定书之中才会签署,因为只有是确定各方的责任之后,才可以知道具体哪一方有支付赔偿金的义务。若是事故发生后,有人受伤,那么一般是需要在确定了医疗费等相关费用的具体数额之后,才可以签署赔偿协议。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特征是什么 1、客观性 所谓证据的客观性,亦称为真实性,是指证据作为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现存在。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交管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证据收集分析的结果做出的责任认定书,虽然遵循事故现场的客观实际情况,但最终是由交警人员根据自己交通背景知识做出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人为主观因素。但是,这并不排除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有客观性。交通事故认定书在证据的分类上属于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同样是由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鉴定人员根据客观实际做出的专业性结论,虽然存在人为因素,但并不干扰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排除人们的主观意志干扰是强调在已发生的案件事实中,而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鉴定结论中加入的人为因素是在事件结束之后,因此,从时间点上而言,交通事故认定书并未破坏作为证据的客观性。 2、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客观性固然是证据的重要特征,但仅有客观性的事实还不能成为证据,还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管部门针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当事人作用的大小,通过现场勘查、成因分析等手段,明确当事人各方责任的行政处罚文书。所以说,交通事故是因,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果,交通事故与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因果关系的关联性。 3、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证据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的。 (2)证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 (3)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交管部门街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或,应立即赶往现场,救助伤员、展开现场调查、收集证据、维护现场秩序和追捕肇事逃逸人员等,一切证据的来言都需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体现其合法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