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职工带薪年假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释义 | 带薪年休假制度是与2008年1月1日的《劳动合同法》同步落实的一项重要用工规定。目前除地方性的规定外,适用于企业职工年休假的全国统一性的法规政策包括: 1、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18.1.1); 2、人社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9.18); 3、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2009.1.6);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2009.4.15); 除此之外,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全国性的带薪年休假规定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2.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4.29)、《财政部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5.12)。 一、什么是带薪年休假 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从此,职工带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2008年9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对带薪年休假更加明确的作出了规定 二、带薪休假的出台背景 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制度,是世界各国劳动制度的普遍做法。 199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不另增加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职工年休假的天数要根据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 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劳动法和2005年4月制定的公务员法,都对职工休假事项作了原则规定,职工的休息权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从实践看,在已经实行年休假制度的单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许多职工实际上多年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职工因单位工作需要未能享受年休假的,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快健全我国的职工年休假制度。 2007年8月,法制办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约请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通过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将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作了修改完善,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布,自元旦起施行,条例的起草得到了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