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务人失踪支付纠纷怎么处理 |
释义 | 如果债务人拒绝还债,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诉讼的方式实现债权。但是起诉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将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很多债务人通过失踪的方式躲过诉讼时效期,实现逃避债务的非法目的。 一、债权的诉讼时效通常是多久? 1、债务纠纷诉讼时效——3年。 从债权人最近一次要求债务人还债的日期算起,超过3年,不予保护。3年内债务人未还债的,债权人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但3年内债务人未还,债权人既没有要求债务人还债,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予保护。 2、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诉讼时效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 (1)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况,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按照《民法典》第510条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3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的中断的计算。 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但是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3)最长诉讼时效的计算。 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二、债权人诉讼时效过期怎么办 债权人诉讼时效过期,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 诉讼时效期满。债权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但是债权人自身的实体权利并未丧失,债权始终存在,债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但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因此,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让债务人继续还款。 债权人可以继续让债务人还钱,债务人愿意还钱,债权人的债权得到法律保护,债务人不能以不当得利为借口要求债权人退钱。 (3)要求保证人还款。 前提是借款合同里规定了保证人。在有保证人的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会随着债权的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期间的,如果保证人自愿还款的话,债权人的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如债务人自愿还款一样,产生一样的法律效力。 三、如何追讨拖欠货款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追讨拖欠货款: 1、尽量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双方就原借据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双方无法协商,债权人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收款到期通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款期限贷款通知书,债务人在该通知书上签字或盖章的,应视为原债务的再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借款者的法律地位虽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借款者仍可考虑采取此措施; 3、如果贷款人在3年内向借款人主张权利,并有证据证明,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将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尽管借方票据超过诉讼时效后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债权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中断或恢复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如与债务人重新达成还款协议等。但是,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不多,风险很大。因此,债权人应注意借据的诉讼时效,防止借据过时。如果发生贷款纠纷,债权人应准备提起借据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