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股东解散公司之诉的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股东解散公司的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四种情况下可起诉:无法召开股东会或大会超过两年,无法达到法定比例决议超过两年,董事长冲突无法解决,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诉讼应以公司为被告,其他股东可变更为第三人。不能同时申请清算公司。股东可请求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诉讼驳回后不得重新起诉。诉讼和清算由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辖。 法律分析 股东解散公司之诉的规定是什么 1、所有股东都能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吗? 并非所有股东都能起诉请求解散公司。只有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2、股东何时可以起诉要求解散公司? 法律规定了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4)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除了以上四种情形外,以其他理由起诉解散公司的,法院不予受理。 3、股东依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以谁为被告? (1)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2)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原告坚持不予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3)原告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东,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其他股东或者有关利害关系人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4、解散公司诉讼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1)不能同时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与申请法院清算公司。只能在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后由公司自行清算或另行申请法院清算。(2)在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股东可以请求法院保全公司财产或作相关证据保全。在股东提供担保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予以保全。(3)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其他股东只能被列为第三人。(4)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后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 (5)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股东解散公司的诉讼并非所有股东都能提起,只有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超过10%的股东,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股东可以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提起诉讼:公司连续两年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股东表决无法达到法定或章程规定的比例;公司董事长期冲突无法解决;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股东起诉时,应以公司为被告,其他股东只能列为第三人。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董事会、经理 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司董事会可以决定由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六章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