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在解除合同民事判决书中依据了哪些规则 |
释义 | 合同违约时,应综合考虑合同义务分配情况、履行程度以及各方违约程度。解除合同应符合法律程序,解除后可请求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并赔偿损失,违约方应承担责任。催告履行的当事人应为守约方,解除合同需遵循法定程序,委托合同解除需赔偿损失。当事人构成根本违约时,守约方享有法定解除权。解释仅适用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法律分析 1、在双方均存在违约的情况下,应根据合同义务分配情况、合同履行程度以及各方违约程度大小等综合因素进行分配。 2、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权。一方当事人提出解除合同后,如未与对方协商一致,拒绝对方提出减少其损失的建议,坚持要求对方承担解除合同的全部损失,并放弃履行合同,致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应自负全部责任。 3、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有别,解除合同并非对物进行处分的方式。合同的解除与否不涉及物之所有权的变动,而只与当事人是否继续承担合同所约定的义务有关。 4、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要解除合同应向对方当事人提出。解除合同方未向对方提出而在其他合同中约定解除前述合同的,不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5、“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导致合同关系消灭,故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不表现为违约责任,而是返还不当得利、赔偿损失等形式的民事责任。对当事人要求支付违约金的主张,不应支持。 6、解除权在实体方面属于形成权,在程序方面则表现为形成之诉。在没有当事人依法提出该诉讼请求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裁定解除合同。 7、委托人或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赔偿损失。但基于解除委托合同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与基于故意违约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同,前者的责任范围仅限于给对方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包括对方的预期利益。 8、合同一方当事人构成根本违约时,守约的一方当事人享有法定解除权。合同的解除在解除通知送达违约方时即发生法律效力。解除通知送达时间的拖延只能导致合同解除时间相应后延,而不能改变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合同解除异议期间,在解除通知送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9、仅适用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对于其他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九十五条的规定,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何为“合理期限”,由人民法院结合具体案情予以认定。 10、催告对方履行的当事人应为守约方。处于违约状态的当事人不享有基于催告对方仍不履行而产生的合同解除权。 11、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须以解除权成就为前提,解除行为应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否则不能引起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 12、有违约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没有违约行为的另一方当事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当违约方继续履约所需的财力、物力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合同已不具备继续履行的条件时,为衡平双方当事人利益,可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但必须由违约方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以保证对方当事人的现实既得利益不因合同解除而减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九百三十三条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外,无偿委托合同的解除方应当赔偿因解除时间不当造成的直接损失,有偿委托合同的解除方应当赔偿对方的直接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该内容由 谷艳艳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