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肇事逃逸怎么赔偿 |
释义 | 交通肇事逃逸后的索赔流程及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后的索赔应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并向肇事人追偿;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交通肇事逃逸后应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费用并追偿,认定标准包括离开现场、逃避追究的行为;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可被认定为自首。 法律分析 一、车祸肇事逃逸应该如何索赔 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车辆逃逸的,一般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受害人先行垫付相关抢救费用,再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四条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一)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在理论上,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可以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对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够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且等待接受处理的,根据中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仍然可以认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涉及索赔问题,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肇事车辆逃逸后,受害人可先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相关费用,再向责任人追偿。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包括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若肇事后能主动投案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等待接受处理,仍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2019修订)》第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