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中的底薪是否要加绩效 |
释义 | 劳动合同中的底薪是否要加绩效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对薪资构成达成一致后签署书面协议加以明确,相关法律并未就底薪、绩效等薪资构成具体内容加以规定。 一、怎么区别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 我们通常所讲的劳动合同,是指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一对一签订的,用于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我们经常提起的集体合同,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谈判,就劳动者集体劳动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等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两者主要存在以下区别:1、适用对象上的区别,劳动合同依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直接对合同签订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产生法律效力,而集体合同一般适用于用人单位和其单位所有的劳动者;2、适用有优先的区别:原则上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约定不一致,劳动合同的约定高于集体合同的约定,当然集体合同的约定明显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者请求适用集体合同的话,一般也会得到仲裁和法院支持;3、约定事项上的区别,劳动合同主要是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岗位、薪资、工作地点等条件的约定,而集体合同是对劳动合同的补充,偏向于对劳动保障、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条件的约定。综上我们可知,集体合同一般是对劳动合同的补充,两者一般相辅相成,共同作为维护劳动者相关劳动权益的书面凭据。 二、其他降职调薪情形包括哪些? 采取结构性浮动工资,在约定范围内可以降薪。 企业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构成由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组成。固定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等;浮动工资包括:绩效工资、奖金、提成等。如果约定了浮动工资,那么企业在劳动合同约定范围内可以对薪资待遇进行相应调整。 最后提醒企业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注意保留相应的证据。当员工出现可以单方变更工资的情形时,公司需要及时保存相应的证据,以证实降薪的合法性。二是要及时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 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三者的占有率是多少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三者的占有率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1、行业情况; 2、本公司的情况; 3、各个职系的情况。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设为:基本工资1000(当地的最低工资);绩效工资占比:30-70%(各个职系不同);按照工资总额就可以算出岗位工资了。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岗位工资是指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技能、重要性(对产品关键度、质、量)、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岗位工资制度是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的薪酬管理办法,具有较好的分配激励作用。它主要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岗位工资制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但不论哪种工资制,只要称为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的比重应该占到整个工资收入的60%以上。 实行岗位工资,要进行科学的岗位分类和岗位劳动测评,岗位工资标准和工资差距的确定,要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情况加以合理确定。 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 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是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主要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形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