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实体法依据有哪些
释义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
    一、经过复议的案件如何确定被告
    经过复议的案件确定被告具体如下: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3、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4、委托某一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是被告;
    6、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海关处理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能否起诉到工商局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起诉工商局。《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规定。
    三、法律冲突解决原则
    1.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下一等级的法律规范自然无效,而无须有权机关作出明确宣布,即“上位法优于下位法”。2.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特别条款与一般条款关系,而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法、特别规定、特别条款的规定,即“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7: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