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累计减除费用什么意思 |
释义 | 累计减除费用是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减除的各项支出的总和。 累计减除费是累计预扣法的内容,其公式表示为:累计减除费用等于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从业月份数乘以5000。累计减除费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步骤,有助于个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履行公民的相应义务,同时也是国家着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调节收入差距平衡利益分配的有力手段。累计减除费用在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中有一定的重要性。 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先扣除一定数额的费用,即“起征点”,然后再减去一些特定的支出,例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这些支出的总和就是累计减除费用。累计减除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累计减除费用越高,纳税人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少。因此,纳税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当合理利用累计减除费用,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累计减除费用的具体规定如下: 1 、基本减除费用:对于居民个人来说,其每月的基本减除费用为5000元; 2 、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时,可以在其学费、住宿费中扣除,每年最高不超过1.2万元; 3 、继续教育:纳税人在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或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教育中所支出的费用可以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每年最高不超过4万元。 4 、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在还清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时,可以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 5 、租金:纳税人在缴纳租金时,可以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每月最高不超过1500元; 6 、赡养老人:纳税人在赡养父母、祖父母、配偶的父母、成年子女因疾病或意外等原因无力工作的父母等老年人时,可以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每年最高不超过6万元。 综上所述,不同的减除项目有其具体的申报和凭证要求,纳税人需要认真核对相关申报材料,并确保准确、合规。同时,具体的减除项目和标准也可能因为地区、政策等因素而存在差异,纳税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