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遗嘱的遗产继承有哪些规定 |
释义 | 父母可在晚年办理公证遗嘱,将遗产留给子女继承,或者在晚年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赠予子女并办理过户手续,将银行存款转交子女保管。无子女家庭,夫妻之间可相互办理公证遗嘱,将遗产留给对方,或者身体不好的一方提前将房产过户至身体健康一方的名下,共同持有银行卡并共同设置取款密码。 一、房产父母过户给子女新政策 父母把父母的房子留给子女有三种方式,即继承、赠与和出售。无论选择继承、捐赠还是出售,都必须支付一笔成本:评估成本等于评估价格的0.5%。在大多数情况下,继承费是三种转让方式中最少、最快的。由于我国不征收遗产税,办理遗产转让只需公证费,其他税费免征。如果对房地产捐赠进行公证,费用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公证费,房屋捐赠的公证费将按受益总额的2%收取,但不得低于200元。 二、无继承人的房产要如何处理 无继承人的房产收归国家或者是收归集体经济组织。 1、没有继承人的财产需要先偿还债务、缴清欠下的税额; 2、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的组织成员,可以将房产归给集体所有制的组织,一般情况下是村委会所有,如果是城镇的居民,一般是归国家所有。 继承遗产的流程如下: 1、先将父母的遗产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 2、先去世的一方的遗产由他的父母、配偶和子女共同继承,然后再依照这种规则继承后去世一方的遗产;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三、妻子死亡财产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妻子死亡,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定继承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