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离婚后,父母要获得探视权,需要在两年内提起诉讼,向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并准备好起诉状。在立案后,补充材料并赴法庭开庭,进行质证和辩论。探视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与子女进行联系、沟通和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法律分析 探视权的起诉步骤有: 1、需要在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让探望孩子的两年内提起诉讼,申请法院执行; 2、向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起诉时准备好起诉状; 3、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后,在法院通知的时间内补充材料,在开庭日赴法庭开庭,质证、辩论。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探视、联系、会面、沟通、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拓展延伸 探视权起诉流程详解 探视权起诉是指当一方希望获得与儿童或其他亲属的探视权时,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的过程。探视权起诉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起诉方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与儿童或亲属的关系证明、争议的具体事实等。其次,起诉方需要委托律师起草起诉状,并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接下来,法院会受理起诉,并通知被告方进行答辩。在答辩阶段,双方可以提出证据、辩论观点。法院将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最终作出判决。若判决有异议,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探视权起诉流程复杂,建议当事人在进行起诉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通过法律途径提起探视权起诉,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起诉状和相关材料,并向法院递交。法院将受理起诉,通知被告进行答辩。双方可以提出证据、辩论观点。法院根据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有异议,可提起上诉。探视权起诉流程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保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