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有哪些?
释义
    我国工时制度包括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其中标准工时制是最常用的。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最长8小时,每周最长40小时,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三种类型。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延长工作时间需符合规定条件。
    法律分析
    工时制度即工作时间制度,据现有情况,我国目前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
    标准工时是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时制度。在标准工时制下,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
    ①用人单位每周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②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③特殊原因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④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显然,根据标准工时制的规定,工作时间比较固定,且延长工作时间有明确严格的限制条件。
    劳动合同期限规定有哪几种
    劳动合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其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以院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法工作时间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的工时制度和劳动法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目前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其中,标准工时制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度,规定了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根据标准工时制的规定,工作时间比较固定,且延长工作时间有明确严格的限制条件。此外,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三种类型。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但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延长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