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务人拒绝还款个人债务怎样追讨 |
释义 | 法律分析:债务人拒绝还款个人债务的追讨: 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 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 一、债权人占有债务人动产 债权人通过自身力量追讨债务的方式法律上称为自助行为。对于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是否合法要分两面说,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留置该财产,那么这种占有就是合法的。反过来讲,如果债权人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私自占有债务人财产,那么这种行为不合法,债务人可以提出起诉。 二、借条三年后是否还有法律效力 借条是否有效是根据其是否具有拟定借条的法定条件来确定的,并不是根据年限时间确定。 如果借条是合法的,借款关系真实存在的,无论过了多少年都是有效的,但追讨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过了三年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可能不受理。借款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为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的,一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起诉条件的,法院是会受理的。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怎么处理: 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按照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将债务人的履行视为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事由,债务人履行部分债务意味着债务人对此笔债务的认可,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不论债务人是否意识到债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 三、恶意转移财产撤销之诉 债务人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是为了逃避债权人的债权,是法律严令禁止的,遇见债权人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权之诉,维护自己的合法债权。“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对此行为,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要注意几点: 1、必须向法院提出。 撤销权并不是仅凭债权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债务人与第三人所为发生效力变化,债权人必须通过司法程序行使,借助法院判决实现撤销权。 2、撤销权人起诉时应证明。 第一,其对债务人享有有效债权。第二,债务人实施了处分财产的行为。第三,债务人不正当地处分了财产。第四,处分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至于债务人处分行为是否影响了债务人的清偿能力,这一举证责任在债务人。公民的私有财产属于个人隐私,债务人对自己的清偿能力认知程度大大高于债权人。如果债务人认为其处分行为并未影响其清偿债务的能力,就应就其还拥有其他财产足以履行债务进行举证。 3、撤销权人只能要求确认债务人。 与第三人之间转让财产的行为无效,不能直接请求受偿。民法理论上认为,撤销权旨在保护全部债权人之利益,撤销权行使后发生的返还财产,是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由一般债权人平均受偿。撤销权实现的效果只是使债务人的财产恢复原状,至于债权人要获得清偿,必须另行向债务人请求。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