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处理程序 |
释义 |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程序:1、申请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关系;2、自行申请工伤认定;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4、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工伤待遇、赔偿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程序是: 1、及时申请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关系; 2、通过社会保障局,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3、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进行工伤待遇、赔偿双倍工资。 拓展延伸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索赔流程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索赔流程是指在雇佣关系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当发生工伤时,员工仍然有权利进行工伤索赔的一套程序。首先,员工应尽快向雇主或相关部门报告工伤,并尽可能收集证据支持其索赔请求。其次,员工需要前往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工伤认定机构进行工伤认定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然后,劳动保障部门或工伤认定机构将进行工伤认定,确认工伤的性质和程度。最后,员工可以根据工伤认定结果提出工伤赔偿申请,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偿金等。整个流程需要员工积极配合,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索赔流程,包括申请劳动仲裁、工伤认定和赔偿申请等步骤。员工应及时向雇主报告工伤并收集证据,然后向劳动保障部门或工伤认定机构申请工伤认定。最后,根据认定结果提出赔偿申请。在整个流程中,员工需要积极配合,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