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程序所需事项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法院离婚所需的手续,包括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后通知缴费、当事人参与庭审以及法院依法裁判后当事人领取生效裁判文书等步骤。 法律分析 法院离婚都需要如下手续: 1、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后,通知缴费; 3、当事人依据法院的要求参与庭审。且庭审前应当进行调解; 5、人民法院依法裁判后,当事人领取生效裁判文书。 拓展延伸 法院离婚所需步骤 法院离婚所需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材料:离婚申请人需要准备身份证明、结婚证、户口本、财产清单等材料,以便于在法院提交离婚申请。 2.提交申请:离婚申请人需要前往当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交离婚申请。在提交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并填写《离婚申请书》。 3.缴纳费用:离婚申请人需要缴纳离婚费用,具体金额根据当地法院规定有所不同。 4.法院审核:法院会对离婚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离婚条件。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将出具《离婚判决书》。 5.离婚生效:离婚判决书自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生效。当事人应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完成办理离婚手续,否则判决书将发生法律效力。 6.财产分割:离婚案件中,如果双方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法院将依法对共同财产进行评估,并作出分割判决。 以上是法院离婚所需的主要步骤。离婚是一项法律程序,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可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法院离婚需要以上五个步骤,包括递交起诉状及证据、缴费、参与庭审和调解、以及领取生效裁判文书。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少了任何一个都无法完成离婚程序。因此,当事人应该积极配合,确保程序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