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中的“碰瓷”行为如何定性,是否涉嫌敲诈勒索罪? |
释义 | 《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强行勒索的行为。敲诈勒索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敲诈勒索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手段、犯罪对象以及其他犯罪后果等方面。交通事故中“碰瓷”行为定性首先需要看交通事故的性质是否为正常的交通事故,行为人是否经过事先“预谋”而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行为人索要财物的数额和“碰瓷”的次数都会影响敲诈勒索罪的定罪,例如索要财物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两年内敲诈勒索行为达到3次为“多次敲诈勒索”。如果敲诈勒索的对象为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或者行为人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则构成敲诈勒索罪中的严重情节。 碰瓷算不算敲诈勒索 碰瓷属于敲诈勒索,涉嫌财物数额较大的可构成敲诈勒索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开车“碰瓷”要钱财,罪责应该如何定 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犯罪行为人构成的是诈骗罪还是敲诈勒索罪,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其判断标准是被害人处置财产时基于哪种心理状态。若是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赔付了修车费等费用,则犯罪行为人构成诈骗罪;若被害人基于精神上的恐惧、出于无奈,被迫交出财物或其他合法权益的,犯罪嫌疑人则构成敲诈勒索罪。 勒索敲诈的定性 敲诈勒索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一)客观要件: 第一,行为人实施了敲诈的行为,表现为一定的暴力、胁迫和恐吓,要求对方处财物。 第二,被胁迫者产生恐惧心理。这里必须事实上使对方恐惧而受到精神上的压迫,由于这种精神压迫才处分的财产。 第三,财物现实交付。 这里强调的是实际上交付财物的结果,不论是直接交付还是默许他人取得财物,均成立最终财物转移的事实。 第四,行为人获得财产或者第三人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二)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为目的而故意实施的威胁恐吓逼迫对方交出财物。 职业碰瓷算不算敲诈勒索 职业碰瓷算敲诈勒索。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在一般碰瓷的案例中,行为人取得财物是以威吓的手段,因而碰瓷算是一种敲诈勒索的行为。 消费者维权威胁通过媒体曝光是否涉嫌敲诈勒索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了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强行勒索的行为。其主观方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威胁、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首先监督产品质量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消费者可选择通过媒体对产品质量进行舆论监督的维权方式。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涉嫌敲诈勒索主要看其索赔行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其索赔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具有目的正当性及其手段是否为威胁、胁迫,致使被害方产生恐惧、害怕而非出于自愿交出财物。 该内容由 王丽梅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