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竞业协议离职了如何规避
释义
    竞业限制协议的规避方法及竞业限制中未约定经济补偿的解决办法。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应遵守竞业限制协议,避免违约风险,如就业不超过限制范围。对于未约定经济补偿的情况,可以认定竞业限制有效,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参考计算标准可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一年月平均工资的3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
    一、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如何规避
    1、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例如不到限制范围内的单位就业等。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竞业限制中没约定经济补偿咋办
    1、劳动关系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由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忠诚义务演化出的保密义务,并进而扩展为竞业限制制度,蕴含了用人单位财产权益和劳动者劳动权利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必须予以调整的法律问题。竞业限制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者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二是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不能包含在工资中,只能在劳动关系结束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
    2、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经济补偿,而劳动者又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的,此时,如果认定竞业限制无效,则对劳动者不公平。因此,在承认双方的约定有效的前提下,责令用人单位承担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双方未事先约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因此,司法实践中可以借鉴市场实践中的一些既有做法,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照计算的依据。
    结语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应遵守约定以规避违约风险,如就业不涉及限制范围等。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限制范围、地域和期限应由双方约定,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人员在竞争关系单位从事同类业务,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若竞业限制未约定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根据双方约定的有效性,承担支付补偿责任,可参考劳动者解除合同前一年月平均工资的30%,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 律 责 任 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