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程序减资会计处理 |
释义 | 如果减资额支付给股东,应减少实收资本,支付金额超过实收资本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如果减资额用于弥补亏损的,借记实收资本(股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注销股票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含交易费用)与股票面值的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低于面值总额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一、减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1、一般情况的会计处理 (1)对于被投资企业,会计处理参考如下: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或者其他资产科目) 如果涉及固定资产的,应该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视同销售所涉及的增值税应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2)对于股东,会计处理参考如下: 借:银行存款(或者其他资产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或者金融资产科目) 2、特殊情况的会计处理 实务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减资行为,即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去弥补企业过去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财务表示被投资企业实际并不支付股东货币资金或者其他资产,视同股东将减少的注册资本捐赠给被投资企业,计入企业当期损益,以达到弥补亏损的目的。 (1)对于被投资企业,会计处理参考如下: 借:实收资本 贷:营业外收入 (2)对于股东,会计处理参考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长期股权投资(或者金融资产科目) 二、减资的情形 按照资本不变原则,公司的资本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减少的。我国法律允许减少资本,主要有下列情形: 1.资本过剩。原有公司资本过多,形成资本过剩,再保持资本不变,就会导致资本在公司中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利润分配的负担。 2.严重亏损。公司严重亏损,资本总额与其实有资本差距过大,公司资本已失去应有的证明公司资信状况的法律意义,同时股东也会因公司连年亏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3.其他情形。法律规定的其他减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