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微信聊天是否属于书面形式? |
释义 | 微信聊天可以算作书面协议,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形式达成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需满足法律规定的要求。合同是民事主体间协议,受法律保护,只对当事人有效。合同需满足法律特征,与协议的区别在于名称和形式。合同或协议只需两份,并非必须公证,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约定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有效。 法律分析 微信聊天算书面协议。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协议应当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身份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 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大部分合同都采用书面形式,即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1、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2、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与协议的区别在于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一种契约。即你情我愿,我们将大家都同意的事项固定下来,说明清楚,这个达成一致的事项在法律上叫做合同。 一般来说,生效的合同和协议的法律效力相同。除非没有生效或因为一些条件而失效。比如:合同或协议的一方是个7岁的小孩,这样的合同就没有效力。 需要公证的合同或协议只是把合同或协议的效力固定并强化。如果法律没有要求,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是不需要特别的公证的。合同或协议一般两份就够了。合同当事人各持一份,如有第三份,很可能是给见证人或第三人,这个作用也是为了强化合同或协议的效力,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合同或协议只是名称和叫法的不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该内容由 谷艳艳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