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证明口头协议没有效力 |
释义 | 口头协议是合同的一种形式,如果口头协议无效,那么口头合同也会无效。但口头协议的效力需要满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当事人应该谨慎考虑使用口头协议,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另外,购房合同需要的材料包括身份证、证明具有当地购房资格的材料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法律分析 口头协议是合同的一种形式。如果口头协议无效,那么口头合同也会无效。而使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几种,包括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来判断口头协议的效力。另因是口头协议,认定口头协议效力的前提是,对方举证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经举证口头协议确实存在,再判断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一、请问口头协议的效力怎么认定 认定口头协议的效力,要判断是否满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协议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如下: 1、口头协议也是表示了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当事人意思自由的表达,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采用口头协议; 2、但口头协议取证比较困难且对合同的保障力不强,有时候会反悔,因此当事人应该谨慎考虑使用口头协议。 三、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益的条件具体如下: 1、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6、意思表示真实。 四、购房合同需要的材料具体如下: 1、身份证; 2、证明具有当地购房资格的材料; 3、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综上所述,口头协议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有口头协议也是表示了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当事人意思自由的表达,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采用口头协议;但口头协议取证比较困难且对合同的保障力不强,有时候会反悔,因此当事人应该谨慎考虑使用口头协议。 结语 口头协议是合同的一种形式,如果口头协议无效,那么口头合同也会无效。使合同无效的原因包括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来判断口头协议的效力。另外,认定口头协议效力的前提是对方举证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经举证口头协议确实存在,再判断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口头协议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满足上述法律效益的条件,口头协议也会具有法律效力。在购房时,需要提供身份证、证明具有当地购房资格的材料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等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