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期限多长? |
释义 | 劳动仲裁期限有一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及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其解决争议。 一、申请劳动仲裁怎么收费 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 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二、具体如何找劳动仲裁部门讨工资? 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是侵害劳动者权利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同时,劳动者还应提交以下材料:1、劳动者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2、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 3、被申请人工商注册登记信息。 三、公司不发工资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企业拖欠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一般是一个月,员工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人应当在期限内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损之日算起;但员工仍然在职的,自员工离职之日起算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 一、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等。 二、员工发现单位拖欠工资协商不成,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向法院起诉解决。 综上所述,只要公司不按期发工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