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贩毒未遂是怎么判的
释义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以毒品实际的具体交付行为来作为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标志,如果毒品未交付给买方的,就是贩毒未遂。
    一、犯罪既遂有哪些形式
    犯罪既遂有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即时犯四种形式。具体含义如下:
    1、结果犯是指由危害行为和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犯罪。因此,犯罪的既遂不仅需要犯罪行为,还需要法定的犯罪结果。如果没有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完整或者客观要求就不完整。犯罪结果是指有形的、可测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性质一致的结果。这种常见的犯罪有很多,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盗窃、诈骗等。故意杀人罪的犯罪结果是他人死亡。如果死亡的结果是犯罪既遂,如果死亡的结果不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那就是犯罪未遂;
    2、行为犯是指以完成危害行为作为犯罪客观要件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就是完整的,犯罪就既遂的形式。这类犯罪的既遂不需要物质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是否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开始就完成,这种行为必须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符合法律要求,完成犯罪行为,视为完成犯罪,构成犯罪既遂。这类常见犯罪包括强奸、逃跑、诬告陷害等;
    3、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这种犯罪不是基于物质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基于具有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和交通设施罪都是以行为人的破坏行为造成足够的火车、汽车、船舶和航空器倾覆和破坏危险为标准,而不是造成实际损害;
    4、即时犯罪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一开始犯罪,构成既遂犯罪。比如刑法规定的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组织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只有犯罪既遂,没有犯罪未遂。
    二、贩毒不到1克初犯判罚时间
    贩毒不到1克初犯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如果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行为对象是毒品,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是毒品而欺骗他人说是毒品以获取利益的,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以诈骗罪论处,只要行为人认识到是毒品,不论其是否认知毒品的名称、化学成分、效用等具体性质都认定为构成本罪。
    对毒品种类产生错误认识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不同种类的毒品都危害公众健康,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犯罪的事毒品,即使其对毒品种类的具体认知错误,也认定为构成本罪。
    三、贩卖毒品罪最低判刑标准
    贩卖毒品罪最低判刑标准为三年以下。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根据贩卖毒品的种类不同,具体贩毒数量不同,对行为人的处罚也就不一样,严重的会判死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贩卖毒品是指有偿转让毒品的行为,即行为人将毒品交付给对方,并从对方获取物质利益。贩卖方式既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秘密的;既可能是行为人请求对方购买,也可能是对方请求行为人转让;既可能是直接交付给对方,也可能是间接交付给对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5: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