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暴力在法律中的处理方式 |
释义 | 家庭暴力婚姻可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并允许受害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民法典规定了离婚的情形,如重婚、家暴、恶习等。处理家暴可通过起诉离婚,包括起草起诉状、准备证据、递交法院、开庭等步骤。家庭暴力问题呈现新趋势,如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 法律分析 一、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如何处理 1、有家暴情节的婚姻,如果一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法院调解无效之后会判决准予离婚。另外如果双方是因为家暴离婚的,那受害方还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家庭暴力怎么解决 可以诉讼离婚。起诉离婚流程: 1、起草3份离婚起诉状; 2、准备离婚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次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结语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有家暴情节的婚姻,如果调解无效,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并允许受害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复杂,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如冷暴力、精神虐待等。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受害方可以通过诉讼离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并积极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