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注销公司税务需要什么资料 |
释义 | 税务注销需要下列资料: 1、注销税务登记申请表和注销税务登记申请书; 2、主管部门有关解散;撤消的批准文件; 3、本企业被兼并;收购的合同或协议; 4、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5、清算资产会计报表; 6、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查帐报告; 7、企业尚未使用过的空白发票; 8、发票购领薄.已使用的发票; 9、原税务登记证件; 10、近三年的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纳税申请表。 一、企业税种包括哪些 企业税种有以下: 1、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2、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源税,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5、行为税,包括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6、其他税,包括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一、企业纳税申报流程如下: 1、纳税登记,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天之内,带上相关证件和材料去税局办理税务登记,税局收到企业的相关材料后自申报日起30天之内审核并发给单位企业税务登记证; 2、税务认定,确认纳税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确认企业征收税款的方式,是查账征收、核定征收还是代扣代缴等; 3、发票和税盘,已经核税的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购买税控盘零购发票,依据公司业务开具发票; 4、报税,一般分为上门申报和网上申报; 5、完税证明,在企业成功纳税以后,在税务大厅可以收到完税凭证,网上报税可以去税务机关要求提取完税证明。 二、企业纳税需要的资料如下: 1、已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存根; 2、符合抵扣条件并申请当期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联; 3、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购买符合抵扣条件的农产品当期申请抵扣的普通发票复印件; 4、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税收完税凭证及其清单,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 5、已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 6、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时,在确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时,应当从按照有关规定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合法凭证及其清单; 7、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材料。 总之,企业税种有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企业纳税申报需要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天之内,带上相关证件和材料去税局办理税务登记;确认纳税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确认企业征收税款的方式;对已经核税的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购买税控盘零购发票,依据公司业务开具发票;报税;领取完税证明。 二、税务发票可以代领吗 携带相关证件应该可以代领。个体工商户如何领取发票步骤如下:(1)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体户,需先到当地地税局服务大厅办理税务登记,需要携带的证件及资料有: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业主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个体)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个人合伙企业)房产证明(产权证、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如为自有房产,请提供产权证或买卖契约等合法的产权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如为租赁的场所,请提供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出租人为自然人的还须提供产权证明的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个体加油站、个人合伙企业及已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个体工商户)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携带《税务登记证》(副本)经办人的身份证明、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填写《纳税人领购发票票种核定申请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发放《发票领购簿》领购发票。(2)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需要使用发票的,携带《发票领购簿》、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已用发票存根(初次购买除外、购税控发票携带已开具的最后一张记账联),按照核准的种类、数量以及购票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领购发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