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1、法律性质不同: 刑事拘留 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强制措施,本身不具有惩罚性;司法拘留是对妨害 民事诉讼 行为的人采取的具有惩罚性质的措施;行政拘留对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人采取的,具有处罚性质。 2、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司法拘留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既包括民事诉讼参与人,也包括案外人;行政拘留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 法,尚不构成犯罪的人 3、法律依据不同:刑事拘留《 刑事诉讼法 》;司法拘留《 民事诉讼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罚法 》等行政法规 4、适用目的不同:刑事拘留防止 犯罪嫌疑人 逃跑、自杀或者继续危害社会,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司法拘留保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行政拘留惩罚一般的行政违法者 5、适用机关不同:刑事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司法拘留人民 法院 决定,司法警察执行,交公安机关有关场所看管;行政拘留公安机关 6、 羁押 期间不同:刑事拘留一般为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司法拘留15日以下;行政拘留15日,并罚时不超过20日 7、法律后果:刑事拘留先行拘留1日的可以折抵刑期1日;司法拘留是对于有妨害诉讼行为人的惩戒,与判决结果无关,可以提前解除;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的处罚。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