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正确理解工伤申请时限的法律意义? |
释义 | 法律分析:工伤申请时限是指工人遭受工伤或职业病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获得工伤赔偿保障。工伤申请时限的法律意义在于,为了保障工人权益同时防止虚报和滥用,法律对工伤申请时限进行了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九条 工人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伤发生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报告:(一)职工因工负伤、发生职业病或者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身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工人发生工伤或者职业病,应当在工伤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所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不能申请的,可以适当延长时限。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八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筹资主要来源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于支付工伤保险金和其他工作费用。 以上法律规定明确了工伤申请时限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时对工伤赔偿的筹资来源和支付方式也作出了规定。因此,正确理解工伤申请时限的法律意义对于维护工人权益和保障工伤赔偿具有重要意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