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困难人群如何利用法律援助来解决问题? |
释义 | 经济困难者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国家赔偿、社会保险、抚恤金等事项。申请者需提供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及相关证据。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法律分析 一、经济困难是否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 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二、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和条件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必须是经济困难或者因突发事故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诉讼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被告人。 (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下列有关材料: 1、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人代为申请的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及有关的证据材料。 经济困难的标准参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拓展延伸 经济困难如何影响法律援助的申请结果 经济困难对法律援助申请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在申请法律援助时,经济困难可以成为一个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法律援助机构会根据申请人的财务状况来评估是否符合资格。如果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达到一定的标准,可能会被认定为有资格获得法律援助。然而,由于法律援助资源有限,经济困难程度较高的申请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申请人需要提供详尽的经济证明材料,并确保符合法律援助的资格要求。此外,一些地区可能会根据经济困难程度的不同,对法律援助的提供进行分级,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综上所述,经济困难对法律援助的申请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申请人需要充分了解资格要求,并提供充分的经济证明材料。 结语 经济困难是申请法律援助的重要因素。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符合条件的公民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及相关证据。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然而,法律援助资源有限,经济困难程度较高的申请人面临竞争压力。因此,申请人应提供详尽的经济证明材料,确保符合资格要求。综上所述,经济困难对法律援助申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申请人需充分了解要求并提供充分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二条 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六条 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其辩论或者辩护的权利依法受到保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