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之间的差异有哪些
释义
    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在使用、税金计算方法、税率、印制、使用范围、内容和作用等方面存在区别。增值税发票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具备更多的内容和作用,可以用于扣除增值税。普通发票则适用于各种纳税人,内容和作用较为简单。
    法律分析
    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区别
    一、发票使用区别
    1、增值税发票:纳税人按价款部分入成本,税款部分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帐户;
    2、普通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则按全额进入成本。
    二、发票税金计算方法区别
    1、增值税发票:纳税人按"抵扣制"计算税金,即按销项减进项后的余额交税.
    2、普通发票: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收入除于(1+适用税率)后的金额再乘税率计算应交税金,工业6%,商业4%。
    三、发票税率区别
    1、增值税发票:0税率、13%税率、17%税率。
    2、普通发票:商业企业按4%;工业企业按6%,(免税的除外)。
    四、发票印制区别
    1、增值税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
    2、普通发票:按照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
    五、发票使用区别
    1、增值税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
    2、普通发票: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六、发票内容区别
    1、增值税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除了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等普通发票所具备的内容外,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
    2、普通发票: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
    七、发票作用区别
    1、增值税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购销双方收付款的凭证,而且可以用作购买方扣除增值税的凭证;
    2、普通发票:普通发票除运费、收购农副产品、废旧物资的按法定税率作抵扣外,其他的一律不予作抵扣用。
    增值税发票是什么意思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设计印制的,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的,既作为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会计凭证又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增值税计算和管理中重要的决定性的合法的专用发票。
    普通发票是什么意思
    普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结语
    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票使用、税金计算方法、税率、印制、使用范围、内容和作用等方面。增值税发票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而普通发票可以由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增值税发票采用抵扣制计算税金,而普通发票按销售收入除以(1+适用税率)后的金额再乘以税率计算应交税金。增值税发票具备更多的内容,如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增值税发票不仅是购销双方收付款的凭证,还可以用作购买方扣除增值税的凭证,而普通发票的抵扣用途有限。增值税发票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专用发票,而普通发票适用于各种纳税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八条所称利息,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
    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三条和本条例的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可以只按前款规定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所称预约定价安排,是指企业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合理方法,包括:
    (一)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的价格进行定价的方法;
    (二)再销售价格法,是指按照从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方的价格,减除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销售毛利进行定价的方法;
    (三)成本加成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定价的方法;
    (四)交易净利润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取得的净利润水平确定利润的方法;
    (五)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
    (六)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