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者无端旷工多久将被视为严重违反劳动法? |
释义 | 劳动法对旷工几天可以开除的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根据规章制度,辞退连续旷工三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十五天的员工,无需经济补偿。此外,员工在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严重失职或违法犯罪,公司也可解除劳动合同。旷工被定义为未经批准擅自不上班,除非遇到不可抗力且有证明,否则视为严重违反公司章程,用人单位可开除并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 劳动法关于旷工几天可以开除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员工旷工的天数只要达到单位规章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单位就可以辞退,一般是连续旷工三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十五天,属于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单位可以予以辞退,且不用给经济补偿。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旷工的规定有: 1、旷工就是未经批准,擅自不上班。 2、遇到了不可抗力的影响而不能上班,同时有现场办事人员开具证明的,可以不认定为旷工。 3、劳动者旷工严重违反公司章程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开除。 4、劳动者因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相应赔偿。 拓展延伸 劳动者无故缺勤多久算作违反劳动法的严重行为?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无故缺勤是一种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具体来说,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无故缺勤的时间限制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如果劳动者在连续30天内无故缺勤,或者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无故缺勤达到15个工作日以上,就会被视为严重违反劳动法。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劳动者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扣除工资、解雇等。因此,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法规定,按时履行工作职责,避免无故缺勤的情况发生。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无故缺勤是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和具体劳动合同,无故缺勤的时间限制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连续30天内无故缺勤或一年内累计无故缺勤达15个工作日以上,将被视为严重违反劳动法。劳动者应遵守法律规定,按时履行工作职责,避免无故缺勤,以免面临法律后果,包括扣除工资或解雇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