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过错的责任认定三种方式 |
释义 | 医疗过错责任认定的三种方式及程序:法官直接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医疗过错认定的程序包括确定医疗机构的注意义务、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和履行注意义务的情况。医疗过失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医疗水平原则和病情紧急性原则。医师在紧急状态下的注意程度与一般情形下有所区别,病情紧急性原则在鉴定中具有重要性。 法律分析 一、医疗过错的责任认定三种方式 医疗过错的责任认定三种方式如下: 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纠纷案件争议的事实是不是“专门性问题”,法官是否“认为需要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就是最终鉴定。 3.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诉讼中,对本决定第二条所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应当在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注明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二、医疗过错认定的程序有哪些 医疗过错认定的程序有: 1.确定医疗机构是否有注意义务。 2.确定医疗机构是否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 3.确定医疗机构在客观上是否能够履行注意义务。 4.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履行注意义务。 三、医疗过失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 医疗过失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是: 1.医疗水平原则 设定医疗水平原则,是要求参加鉴定的专家应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区、各级医院的客观情况和现时的技术水准。该原则一般又分以下三个细则,即医院等级与专科技术相结合原则、医疗当时水平原则和医疗地域性原则。其涉及的问题是对医院或医务人员履行转医义务的评价。 2.病情紧急性原则 由于病情危重,医师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注意程度与一般情形下的注意程度具有本质的区别。病情紧急性原则相对其他原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鉴定时的首选原则。医师以保证患者生命权为最主要目的时,有时即使出现差错,也应考虑免责。 结语 医疗过错的责任认定方式有三种:法官直接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医疗过错认定的程序包括确定医疗机构是否有注意义务、是否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是否能够在客观上履行注意义务以及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医疗过失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医疗水平原则和病情紧急性原则,其中医疗水平原则涉及医院等级与专科技术相结合、医疗当时水平和医疗地域性,而病情紧急性原则强调在紧急状态下医师的注意程度与一般情况下的区别。 法律依据 (六)对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七十七条 国家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信息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卫生管理制度,保证其经营活动持续符合国家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