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暴力行为:对老人的责任是什么? |
释义 | 打人行为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根据伤情的轻重不同,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打架致使受害人轻伤以上构成刑事案件,轻伤以下属于行政治安案件,行凶者都有赔偿受害者的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者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法律分析 有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 法律意义上,伤害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结果有四种,轻微伤、轻伤、重伤、死亡。轻微伤一般仅仅是民事上的侵权行为不作为犯罪论,只有后三者才属于刑法上的故意伤害罪,行为人才需要负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殴打老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1、民事赔偿责任。打人者应该赔偿被打者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行政责任。如果被打者的伤情在轻伤以下的,则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的规定,视情况予以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如果被打者的伤情在轻伤以上的,则根据《刑法》的规定,打人者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打架致使受害人轻伤以上的构成刑事案件。打架致使受害人轻伤以下的,也就是轻微伤,属于行政治安案件。不管是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行凶者都有赔偿受害者的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结语 打架致使受害人轻伤以上的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规定,行凶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公安机关可处以拘留和罚款。若行凶者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或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或六十周岁以上的人,或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一次殴打、伤害多人,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行凶者都有赔偿受害者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使用未成年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