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休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了怎么办? |
释义 | 休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不得解除,用人单位需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享有工资待遇和福利,用人单位不支付构成违法行为。劳动合同应明确双方权益,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的续延受法律保护,除非符合特定情形,否则不能解除。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可通过诉讼解决。 法律分析 一、休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了怎么办? 休产假时劳动合同到期,自然延伸劳动合同效力,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合同到期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了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并且需要支付相应的工资待遇和享受正常的福利,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相关待遇的,则显然构成了违法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休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合同自然延伸,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劳动合同期满时,若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合同应续延至情形消失时终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通过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