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聘用合同的签署年限是多少? |
释义 | 聘用合同是单位与受聘人员订立的有隶属关系的协议,不同于一般合同。双方在平等地位下达成一致意见,聘用合同才成立。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具体由双方协商确定。聘用合同适用于事业单位,试用期为12个月。合同期限根据工作任务和特殊要求确定,但最长不能超过候选人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时间。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不能强加对方意志。聘用合同是身份关系协议,与调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有区别。 法律分析 聘用协议签订的时间一般不低于3年,具体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从事的服务活动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一般考试上岗,试用期为12个月。聘用合同分为短期、中长期合同。强大的流动性、低技术能力的工作场所一般在三年内签订短期合同。工作场所和专业需求有相应特殊要求的,具体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聘用合同的期限。合同期最长不能超过候选人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时间。录用公司与录用人员协商一致,可以签订上述任何期限的合同。固定期限合同是指合同中明确规定有效期的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期满后,法律效力丧失,但必要时,录用公司可与录用人员更新。聘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聘用合同与一般合同成立的条件一样,只有事业单位和拟聘用人员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自愿达成协议时,聘用合同才成立。聘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这一点是双方自由表达意愿的前提,也是双方实现权利义务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是用人的一方,但不等于单位的法律地位高于聘用人员的地位,可以任意将其意志强加于对方。 拓展资料:聘用合同又不同于一般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规定。聘用合同是单位与受聘人员订立的有隶属关系的协议,属于身份关系协议的范畴,因此,聘用合同与调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有重要区别。 结语 聘用合同是单位与受聘人员订立的身份关系协议,双方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下达成一致意见。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可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根据工作性质和需求,合同可分为短期、中长期合同。合同有效期满后可更新,但最长不能超过国家规定退休年龄。聘用合同的成立需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协议。事业单位作为用人单位,不可将意愿强加于受聘人员。聘用合同的签订是双方平等权利义务的重要基础。与一般合同不同,聘用合同属于身份关系协议。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