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侮辱罪需要赔偿吗 |
释义 | 首先,从民事责任角度,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法人均具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所以对方的行为会涉嫌侵犯名誉权,可以要求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可以要求赔偿。 一、起诉骂人要怎么处理 骂人如果产生了法律后果,是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是当众辱骂,其行为就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涉嫌公然侮辱他人,依法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治安行政责任。 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暴力或者其它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恶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行为,被告人向人民法院告诉,提供证据却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害。 受害人直系亲属可以以受害人的名义,要求犯罪嫌疑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鉴于侵权人的行为导致受害人自杀,虽并非直接原因,但亦与受害人的死亡存在较大因果关系,可以要求其承担一定比例的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人必要的生活费,以及其侵权导致受害人死亡,给死者直系亲属造成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制造网络谣言要承担什么责任 民事责任方面,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刑事责任方面,制造网络谣言,可能会判处拘役、管制或者有期徒刑。 三、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