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中止与终止的差异是什么?
释义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的区别如下:1、合同终止是合同权利和义务终止,合同中止是权利义务关系暂停;2、合同解除能向过去和将来发生效力,合同终止只向将来发生效力;3、合同中止适用于违约情形,合同终止适用于非违约情形;4、合同中止可解除合同并追究违约责任,合同终止导致债权债务消灭;5、合同中止需确凿证据,合同终止需债务履行、抵消、提存、免除、合并、法定约定等情形。
    法律分析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合同的终止,即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的终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合同中止履行是指债务人依法行使抗辩权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止状态。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效力。
    2、效力不同。
    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3、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中止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中止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由此可见,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要比合同中止的适用范围广;
    4、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中止的,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房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合同终止则发生债权债务消灭的法律后果。债权债务终止时,债权的从权利消灭,债务人有权请求返还或者涂销负债字据,当事人互相负后合同义务;
    5、发生的情形不同。
    合同中止的,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者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的,可以中止合同的履行。合同终止则是因为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消;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务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或者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
    结语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的区别如下:合同终止是指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消灭,符合法律规定;合同中止是债务人依法拒绝履行请求,使合同关系暂停。终止能向过去和将来发生效力,而中止只向将来发生效力。中止适用于违约情况,终止适用于非违约情况。中止后对方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担保可解除合同并追究违约责任,终止则导致债权债务消灭。中止发生于经营恶化、资金抽逃等情形,终止发生于债务履行、抵消、提存、免除、合并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七条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第五百五十七条【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二十八条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4:30